[背景] 近年來,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,我國的心血管病發(fā)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均有增長的趨勢。據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(yǎng)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,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.8%, 全國有高血壓患者約1.6億。但高血壓的知曉率、治療率及控制率均很低,我們面臨的高血壓防治任務是非常艱巨的。心腦血管病成為中國人首位死因,高血壓是第一危險因素。
讓我們攜起手來,征服這一殺手。
中醫(yī)藥治療高血壓、防治并發(fā)癥有獨特的優(yōu)勢。辨證與辨病治療相結合,臨床療效斐然。茲概述如下:
1.辨證治療
1.1肝陽上亢證 主證:眩暈,耳鳴,頭目脹痛,口苦,失眠多夢。兼證:遇煩勞、郁怒而加重,甚則仆倒、顏面潮紅、急燥易怒,肢麻震顫。舌脈:舌紅苔黃,脈弦或數。病機概要:肝陽風火,上擾清竅。治法:平肝潛陽,清火熄風。主方:本院協(xié)定處方平肝降壓方或天麻鉤藤飲加減。本方功用平肝潛陽,清火熄風,可用于肝陽偏亢,風陽上擾而導致的眩暈。常用藥:天麻、石決明、鉤藤、牛膝、杜仲、桑寄生、黃芩、山梔、菊花、白芍等。
1.2氣血虧虛證 主證:眩暈動則加劇,勞累即發(fā),面色白光白,神疲乏力,倦怠懶言。兼證:唇甲不華,發(fā)色不澤,心悸少寐,納少腹脹。舌脈:舌淡苔薄白,脈細弱。病機概要:氣血虧虛,清陽不展,腦失所養(yǎng)。治法:補益氣血,調養(yǎng)心脾。主方:歸脾湯加減。本方功用補益氣血,健脾養(yǎng)心,主治因心脾兩虛,氣血不足而導致的眩暈等證。常用藥:黨參、白術、黃芪、當歸、熟地、龍眼肉、大棗、茯苓、炒扁豆、遠志、棗仁等。
1.3腎精不足證 主證:眩暈日久不愈,精神萎靡,腰酸膝軟,少寐多夢,健忘。兼證:兩目干澀,視力減退?;蜻z精、滑泄,耳鳴,齒搖;或顴紅咽干,五心煩熱。舌脈:舌紅少苔,脈細數;或面色A白,形寒肢冷,舌淡嫩,苔白,脈弱尺甚。病機概要:腎精不足,髓海空虛,腦失所養(yǎng)。治法:滋養(yǎng)肝腎,益精填髓。主方:左歸丸加減。本方滋陰補腎,填精補髓,主治因腎精不足,髓海失養(yǎng)而導致的眩暈諸癥。常用藥:熟地、山萸肉、山藥、龜版、鹿角膠、紫河車、杜仲、枸杞子、菟絲子等。
1.4痰濕中阻證 主證:眩暈,頭重昏蒙,或伴視物旋轉,胸悶惡心。兼證:嘔吐痰誕,食少多寐;舌脈:舌苔白膩,脈濡滑。病機概要:痰濁中阻,上蒙清竅,清陽不升。治法:化痰祛濕,健脾和胃。主方: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。本方燥濕化痰,平肝息風,用于治療脾虛濕盛,風痰上擾之眩暈。常用藥:半夏、陳皮、白術、苡仁、茯苓、天麻等。
1.5瘀血阻竅證 主證:眩暈、頭痛。兼證:見健忘、失眠,心悸,精神不振,耳鳴耳聾,面唇紫暗。舌脈:舌暗有瘀斑,脈澀或細澀。病機概要:瘀血阻絡,氣血不暢,腦失所養(yǎng)。。治法:祛瘀生新,活血通竅。主方:通竅活血湯加減。本方功用活血化瘀,通竅止痛。用于治療因跌仆外傷,瘀阻頭面而導致的眩暈頭痛諸癥。常用藥:川芎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白芷、菖蒲、當歸、地龍、全蝎等。
2.辨病治療
在長期臨床實踐與摸索中,治療高血壓病的單味藥大概分類如下:①平肝清熱藥:鉤藤、牛黃、羚羊角、夏枯草、羅布麻葉、臭梧桐、野菊花等。②補益肝腎藥:杜仲、桑寄生、天麻。③補氣助陽藥:黨參、黃芪、肉桂、淫羊藿。④利水滲濕藥:車前子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漢防己、玉米須。⑤ 瀉下藥:大黃、火麻仁。⑥ 理氣藥:木香、厚樸。⑦理血藥:槐花、三七、紅花、牛膝、益母草。⑧其他類藥:葛根、吳茱萸、威靈仙。
3.辨病調護
3.1避免和消除致病因素。堅持適度參加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;保持心情舒暢,情緒穩(wěn)定,防止七情內傷;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體力和腦力的過度勞累,防止房勞過度;飲食有節(jié),防止暴飲暴食、過食肥甘醇酒及過咸傷腎之品。盡量戒煙戒酒。
專家門診時間:每周六上午
門診電話:0516-85707122 839020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