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中草藥如關木通及廣防己引起的腎損害已日益受到臨床重視,國外稱其為“中草藥腎病”,此命名顯然不當。據研究這些中草藥均含有馬兜鈴酸,國內學者建議將之稱為“馬兜鈴酸腎病”。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包括關木通、廣防己、馬兜鈴、天仙藤、青木香、尋骨風等。馬兜鈴酸腎病包括如下三種類型:
一、急性馬兜鈴酸腎病
臨床表現 短期大劑量服藥者臨床常呈非少尿性或少尿性急性腎衰竭,可伴近端及遠端腎小管功能障礙,如腎性糖尿及低滲透壓尿,尿酶明顯增高。尿常規(guī)顯示蛋白尿,伴少量紅、白細胞及管型??捎休p度貧血,但是高血壓不常見。此外,患者常有腎外表現,如惡心、嘔吐、上腹不適等消化道癥狀,血小板減少,肝功能異常及神經系統(tǒng)損害等。
病理表現 光鏡下呈急性腎小管壞死,腎間質水腫,腎小球基本正常,小動脈內皮細胞腫脹。免疫熒光檢查陰性。電鏡檢查支持光鏡所見。
二、慢性馬兜鈴酸腎病
臨床表現 慢性馬兜鈴酸腎病多由持續(xù)小量服用含馬兜鈴酸藥物引起,但也可由重癥急性馬兜鈴酸腎病不愈發(fā)展而來;腎功能損害常進行性進展,經數月至2~3年進入腎衰竭。病人常首先出現夜尿多,而后逐漸出現各種腎衰竭癥狀。尿化驗常發(fā)現腎性糖尿,低滲透壓尿,輕微蛋白尿,少量紅、白細胞及管型,腎功能化驗早期腎小管功能損傷更明顯,后期出現氮質血癥直至尿毒癥。常伴輕至中度高血壓,貧血出現早。B型超聲檢查腎臟體積??s小,且兩腎大小可不對稱。值得注意的是,長期小劑量服用含馬兜鈴酸藥物,不但可以導致慢性馬兜鈴酸腎病,而且還可能致癌,尤其是泌尿系統(tǒng)癌癥。
病理表現 光鏡下腎間質呈寡細胞性纖維化,腎小管萎縮或消失,腎小球基底膜呈缺血性皺縮,毛細血管袢塌陷,直至進展為缺血性硬化,小動脈壁增厚。免疫熒光檢查多陰性。電鏡下腎間質可見束狀膠原纖維,腎小管基底膜增厚,腎小球基底膜皺縮及毛細血管壁塌陷。
三、腎小管功能障礙型馬兜鈴酸腎病
臨床表現 常發(fā)生在小量間斷服用馬兜鈴酸藥物后,臨床出現乏力、口渴、多飲、多尿、夜尿增多等癥狀。實驗室檢查常呈遠端(Ⅰ 型)或(和)近端(Ⅱ型)腎小管酸中毒表現,甚至出現Fanconi綜合征。同時,尿濃縮功能減退,尿滲透壓降低。
病理表現 光鏡下可見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扁平,部分崩解脫落,腎間質無明顯病變,或呈輕度灶狀寡細胞性纖維化,腎小球正常,小動脈壁增厚。免疫熒光檢查陰性。電鏡檢查支持光鏡所見。
對于馬兜鈴酸腎病目前不少醫(yī)師尚認識不足,因此,必須加強宣教,規(guī)范使用中草藥,避免藥物引起的腎損害。
(來源:39.net)